首頁 > 新聞中心
隨著可再生能源的快速發展,儲能技術成為解決能源供應不穩定性的重要手段。然而,儲能系統的安全性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為了保障能源存儲的可靠性與安全性,儲能安全測試成為不能缺少的環節。儲能安全測試是通過對儲能系統進行全面的檢測和評估,以確保其在正常運行和異常情況下的安全性能。1.它需要對儲能設備的物理結構進行檢查,包括電池組、電池管理系統、電池支架等。通過對這些組件的檢測,可以確保其結構完整、連接可靠,避免因松動或損壞導致的安全隱患。2.該測試需要對儲能系統的電氣性能進行評估。這包括對電池組的電壓、
查看更多通過開展長壽命缸壓傳感器的國產化研制,打破技術專li壁壘,實現缸壓傳感器的自主可控,為船用柴油機性能和可靠性的提升提供新的技術手段。7月17日,江蘇東華測試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與中國船舶711所在滬簽署業務合作協議。東華測試副總經理顧劍鋒,中國船舶711所副總工程師、研發中心主任黃立見證簽約。711所所長助理、規劃部主任姚輝介紹了所內的基本情況及七大戰略業務。雙方在柴油機及氣體發動機、熱氣機及特種動力系統、動力系統解決方案及相關產品、電氣及自動化系統、能源裝備及工程、環保裝備及工...
了解更多時間:2023年7月25日(周二)14:00騰訊會議號:445-505-975主講人:趙健偉教授北京大學學士(1996),中科院長春應化所碩士(1999),北海道大學博士(2003),牛津大學博士后研究員(2003~2004),期間聘為哈爾濱工業大學海外合約專家。南京大學教授(2003~2016),博士生導師。2016起任嘉興學院教授,“南湖學者/(2019,2022續聘),嘉興學院“尖峰計劃/團隊帶頭人。研究工作集中在金屬納米材料的分子動力學模擬、分子電子傳遞、電化學、電化...
了解更多電化學工作站在材料科學研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是一種可以用于模擬和研究電化學過程的實驗設備,提供了一種有效的方法來探索材料在各種環境下的電化學行為和性能。首先,電化學工作站可以用于表征材料的電催化活性。在許多能源轉換和儲存領域,如氫氧化物分解反應、CO2還原等反應中,了解材料的催化活性對于開發高效能源轉換器件至關重要。通過使用它,可以測量不同材料在特定條件下的電流-電壓響應曲線,并計算出其催化活性參數,如交換電流密度、Tafel斜率等。這些數據有助于評估并優選合適的催化劑材...
了解更多時間:2023年7月10日(周一)14:00-15:30騰訊會議號:468-171-048主講人:趙健偉教授北京大學學士(1996),中科院長春應化所碩士(1999),北海道大學博士(2003),牛津大學博士后研究員(2003~2004),期間聘為哈爾濱工業大學海外合約專家。南京大學教授(2003~2016),博士生導師。2016起任嘉興學院教授,“南湖學者/(2019,2022續聘),嘉興學院“尖峰計劃/團隊帶頭人。研究工作集中在金屬納米材料的分子動力學模擬、分子電子傳遞、...
了解更多電化學工作站是一種廣泛應用于電化學實驗室中的設備,它主要用于研究電化學反應和儲能系統。該設備通常由電化學池、計量設備、數據采集和控制系統等組成。下面將詳細介紹電化學工作站及其在實驗室中的應用。電化學池是電化學工作站中最關鍵的部分,它是進行電化學反應的地方。電化學池的設計可以根據需要進行變化,以便于研究特定的反應條件。電解池通常由兩個電極(陽極和陰極)和電解質組成。通過改變電極材料或電解質組成,可以探究不同電化學反應條件下的電化學行為。在電化學池中,需要使用各種計量設備,以確保...
了解更多時間:2023年6月10日(周六)14:00-16:00騰訊會議號:242-909-754主講人:趙健偉教授北京大學學士(1996),中科院長春應化所碩士(1999),北海道大學博士(2003),牛津大學博士后研究員(2003~2004),期間聘為哈爾濱工業大學海外合約專家。南京大學教授(2003~2016),博士生導師。2016起任嘉興學院教授,“南湖學者/(2019,2022續聘),嘉興學院“尖峰計劃/團隊帶頭人。研究工作集中在金屬納米材料的分子動力學模擬、分子電子傳遞、...
了解更多儲能電站是一個重要的能源儲存設施,它們通常使用大型電池來存儲電力。但是,這些電池在長時間運行時可能出現問題,因此需要進行定期測試以確保它們的正常運行和安全性。下面是進行儲能電站電池測試需要注意的事項:1.安全第一:進行測試時必須嚴格遵守安全規程,包括戴上合適的個人防護設備、使用安全工具等。2.測試前準備工作:在進行測試之前,應該對電池進行清理和檢查,以確保其表面干燥、清潔和無任何損傷。3.選擇合適的測試方法:電池測試有多種方式,如DCIR測試、容量測試、內阻測試等,應根據具體...
了解更多6月11日凌晨,國家重大工程深中通道海底沉管隧道最終接頭從E23管節順利推出,與E24管節成功實現精準對接,最終接頭長5.1米,寬46米,高9.75米,重約1600噸,套置于E23管節擴大段內,這種整體預制水下管內推出的結構裝置,進一步豐富了世界跨海沉管隧道的“中國方案”。該項目中要實現管道精準對接,首先要保證施工船舶穩定,船舶由于受到海面風浪的影響會不斷地產生姿態變化,需要實時調節。同時施工船舶通過吊鉤與沉管隧道連接,整個吊裝、運輸、下沉、對接過程,需要實時監測吊鉤的應變應...
了解更多版權所有©2023 江蘇東華分析儀器有限公司 Al Rights Reseved 備案號:蘇ICP備18014607號-2 Sitemap.xml 管理登陸 技術支持:化工儀器網